杂志介绍
摘要 :地质勘查单位随着营改增的实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税务处理则不能满足当前会计核算的要求。基于上述,文章将围绕地质勘查企业旧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税制的改变对当前会计核算的影响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会计核算 税额 会计制度
一、 税制改变之前地勘业所涉及的税种及税务处理
营改增之前地勘单位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的专项资金不征税;社会地勘收入则交营业税;地质勘查费中除钻探、坑探、槽探按建筑业征收营业税(税率3%),其他则按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税率5%),同时还要征收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税率3%)及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2%)等附加税。当取得应税收入时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记,“营业收入”;计提税金时,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件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交纳税金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件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记“银行存款”;交纳印花税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交纳企业所得税时,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印花税都是允许抵扣的。
二、 税制改变之后地勘业所涉及的税种及税务处理
在税制改变之后,同样国家专项财政拨款为不征税收入。地质勘查单位社会勘查收入将按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交纳增值税,企业转变为一般纳税人时,应税收入按增值税税率为6%征收,如果为小规模纳税人时按3%的征收率进行纳税,同时要征附加税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件加,印花税。在计算交纳增值税时,一般纳税人应当将应税收入还原成不含税收入再进行计算。取得收入为含税收入时则要换算为不含税收入。会计核算过程如果本单位能够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办公设备、油料、化学药品、低值易耗品、技术服务费、钻探勘查费、物化探技术服务费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认证时,专票上的进项税额则就可以抵扣,则本月应交纳的增值税就等于本期的销项税额减法本期通过认证的进项税额和上期留底税额。如果本期没有从一般纳税人或从小规模纳税人手中取得专用发票而是普通发票,则取得发票上的税额却不允许抵扣。本月应纳增值税时,即全部为应交的销项税额扣除上期留抵税额。
在取得应税收入时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记“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提税金及附加时,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交纳印花税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三、 营改增以后地质勘查行业的会计核算分析
如果为一般纳税人从国内采购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和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按取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地勘生产”/“经营成本”等科目,按实际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购货发生退货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1、企业A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地质勘查服务,由于业务需要向上海某机械厂采购勘查仪器一套,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为100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税额为17000.00元,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则单位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0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0
例2、勘查单位为了地勘生产从某天然气公司购入油料200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税额为3400.00元,款项目以银行存款已付,则单位会计分录为:
借:地勘生产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0
例3、地质勘查单位为了地质勘查生产委托钻探公司进行钻探服务发生服务费为1000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税额为6000.00元,款项目以银行存款支付,则单位会计分录为:
借:地勘生产 10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0.00
贷:银行存款 106000.00
会计核算过程如果一般纳税人从国内采购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取得是普通发票时,则按价税合计入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地勘生产”/“经营成本”等科目,按实际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购货发生退货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单位初次购入税控专用设备和支付技术维护费时,用于抵减增值税额的会计处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还是有所区别的。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税控专用设备时的会计处理: ①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66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660
②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660
贷:递延收益 660
③按期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220
贷:累计折旧 220
同时:
借:递延收益 220
贷:管理费用 220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技术维护费时
借:管理费用 390
贷:银行存款 390
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390
贷:管理费用 390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增值税税控专用设备时的会计处理
①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66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660
②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60
贷:递延收益660
③按期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220
贷:累计折旧220
同时:
借:递延收益220
贷:管理费用220
企业发生技术维护费
借:管理费用390
贷:银行存款390
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90
贷:管理费用390
四、会计核算发生的变化
通过以上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可以发现,营改增前后地勘单位的会计核算明显不同,营改增之前收入和费用都是价税合一,改变之后,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费用要价税分离分别核算,收入要由含税价分离成不含税价和销项税额。会计科目的设置也发生变化,以前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只设“营业税”子目,现在则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检查调整”五个明细科目,同时,在“应交增值税”下面,还设了“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转出未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多交增值税”9个专栏进行三级明细核算。月份终了,地勘单位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五、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会计科目的设置及税务账务处理的变化,可以发现以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就不能满足当前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正常进行税务核算就应当将目前的有关科目增设进来。另外目前会计核算仍然使用旧的地勘会计制度,目前向税务报送的会计报表使用企业会计报表,由于地勘会计科目与企业会计科目不一致,在报送会计报表时存在科目间的转换问题,从而增加了工作量,为正常的核算带来了不便。
另外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属于企业会计制度领域的一个范畴,具有浓重的企业特色。地勘单位会计人员平时按照地勘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在年终部门决算时又运用的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本身就是巨大矛盾。这是导致账表严重不符的致命原因。《勘单位会计制度》允许地勘单位承担国家预算内地质勘查工作有节余额,节余额留在地勘单位可以按照4∶3∶3的比例分到地勘发展基金、公益金和应付工资三个科目内,而目前实际工作中预算内地质勘查工作如有节余,必须返还财政。目前地勘单位又出现了许多新型业务,比如:探矿权、采矿权等问题,地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至今也没有就这些业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提出有效的办法。
笔者认为地勘单位运用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既然属于企业会计制度领域的一个范畴,那目前应该就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这样既适应当前发展要求,又能满足会计核算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解决了向税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不需转换科目的问题。年终时按照企业会计报表的模式进行决算,这样就不存在账表不符的问题。因此《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满足当前地质行业发展的需求,只有改革才能使会计核算正常进行。
参考: 张秀娟,关于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