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介绍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及肠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18例青年组(年龄小于35岁)及42例中年组(年龄大于35岁)。比较青年组及中年组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青年组及中年组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及中年组术后头晕、恶心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年龄偏大人群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时,需要注意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此外术前容量不足、术后恶心、头晕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护士耐心细致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 无痛胃镜;肠镜 ;并发症 ;护理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优点是痛苦小、操作方便,但是无论胃镜或肠镜均为侵入性操作,难免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患者带来痛苦及并发症,因此降低术中的并发症,是护士工作中的重点。我们本次研究拟探讨近4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及肠镜患者的资料,分析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记录相对应的护理手段,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及肠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体重53~78kg。其中冠心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高血压20例。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进行分组,分为18例青年组(年龄小于35岁)及42例中年组(年龄大于35岁)。青年组平均年龄(31.3±8.5)岁;中年组平均年龄(46.9±7.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2)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护理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行无痛胃镜及肠镜近期无发生消化道出血。
1.3 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有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贫血者。(4)患者依从性差,精神病史、高龄患者。
1.2 胃镜及肠镜前护理工作 (1)护士安排患者术前进行心电图、生化、凝血功能、血压等检查,告诉患者行胃镜及肠镜前的手术要点及准备工作,如术前禁食禁饮。(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对其测体重,确定麻醉用量,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鼻导管吸氧。
1.3 术中护理工作 (1)嘱患者除去假牙,屈膝侧卧位,建立静脉通路后,缓慢滴注芬太尼麻醉药,滴注速度保持60mg/min,然后肌注丙泊酚,1.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帮助医生润滑胃镜,依次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陪同患者进行观察室。
1.4 评价指标 比较青年组及中年组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小于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组及中年组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术后并发症比较 青年组及中年组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及中年组术后头晕、恶心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青年组及中年组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术后并发症比较
组别 |
血氧饱和度下降(例) |
心动过缓(例) |
头晕(例) |
恶心(例) |
青年组 |
2 |
0 |
17 |
15 |
中年组 |
8 |
5 |
40 |
39 |
χ2 |
6.32 |
6.54 |
0.25 |
0.72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胃镜和肠镜在各大医院中广泛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诊断。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逐步将麻醉引入内镜检查中,起到减轻患者术中疼痛的优点。但胃、肠镜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主要由迷走反射加强和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种类型引起。本次接受检查的55例患者术中未发生肠穿孔及麻醉死亡。10例患者术中有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我们加大氧流量,或面罩吸氧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5例患者因迷走反射加强,出现心动过缓,予阿托品推注后恢复正常。术后55例患者均有头晕、恶心,但观察室休息后,逐步好转。但均于10 min内自行缓解。我们分析本次接受中年人血流动力性调节功能差与青年人,加上手术室模式环境,加重患者恐惧焦虑心理,血管收缩,血容量相对不足,加上麻醉药物的循环抑制作用,使患者心率减慢造成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此外还有学者发现行无痛胃肠镜虽能减轻患者痛苦,但术中患者对不良反应刺激无法做出反馈,术后也可能形成肠胀气、误吸等风险,因此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我们认为无痛胃镜和肠镜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我们总结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应熟悉胃肠道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向患者交代操作及配合要点,在手术室中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术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避免长时间禁水使患者发生循环容量不足,必要时术前开放静脉通路补充平衡液,有低血糖反应时,可静脉滴注高糖溶液。术后陪同患者进入观察室,监测生命体征,患者苏醒后,予言语安慰,消除其紧张、焦虑不良心理,和蔼语气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若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现象,应告诉患者禁止饮食饮水,等麻醉反应消失,胃肠蠕动恢复会后可逐步进行半流质,患者离院必须有家属陪同。
参考文献
[1] 徐宝珠,梁秋娴.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抢救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1434-1435.
[2] 杨晓云.无痛胃肠镜检查1870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7-68.
[3] 熊弦,刘黔,化伟利.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20):4227-4228.
